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166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1796篇
基础理论   71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71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8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BSTRACT: We compared watershed land‐use and fish community data between the 1970s and 1990s in 47 small streams in southeastern Wisconsin. Our goal was to quantify effects of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on stream fishes in what had been a predominantly agricultural region. In the 43 test watersheds, mean surface coverage by agricultural lands decreased from 54 percent to 43 percent and urban lands increased from 24 percent to 31 percent between 1970 and 1990. Agriculture dominated the four reference watersheds, but neither agriculture (65–59 percent) nor urban (4.4–4.8 percent) land‐us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those watershed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rom the 1970s to the 1990s the mean number of fish species for the test stream sites decreased 15 percent, fish density decreased 41 percent, and the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IBI) score dropped 32 percent. Fish community attributes at the four reference site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lthough density was substantially lower in the 1990s. For both the 1970s and 1990s test sites, numbers of fish species and IBI scor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shed percent agricultural land coverage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shed urban land uses, as indexed by percent effective connected imperviousness. Numbers of fish species per site and IBI scores were highly variable below 10 percent imperviousness, but consistently low above 10 percent. Sites that had less than 10 percent imperviousness and fewer than 10 fish species in the 1970s suffered the greatest relative increase in imperviousness and decline in species number over the study period.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at have found strong negative effects of urban land uses on stream ecosystems and a threshold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at about 10 percent imperviousness. We conclude that although agricultural land uses often degrade stream fish communities, agricultural land impacts are generally less severe than those from urbanization on a per‐unit‐area basis.  相似文献   
992.
PAB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光合细菌独特的生理特性和其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原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成果,并对光合细菌用于废水生物处理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93.
空难对湿地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浮游植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包头"11·21"空难对南海子浮游植物的种类、种群结构、优势种(属)、细胞密度、种类数和细胞密度的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调查表明:南海子浮游植物有5门27属,其中蓝藻门有5个属,隐藻门有2个属,硅藻门有5个属,裸藻门有2个属,绿藻门有13个属;蓝藻门和绿藻门为南海子的优势门类,其中微囊藻、平裂藻和栅藻为优势属;南海子浮游植物的Margelef种类丰度指数为0.964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7647,空难后南海子水体污染严重;浮游植物(特别是富营养化指示藻类)的种类数和细胞密度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污染水域.南海子水质的浮游植物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空难事故后南海子水体已属于严重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4.
底泥疏浚对湖泊沉积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淡水沉积物质量基准和微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对疏浚前后五里湖沉积物提取液和全底泥沉积物的生态毒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后,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污染物的总体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是铬、铅和镍的含量仍然分布在阈值效应低值(TEL)和可能效应水平值(PEL)之间的灰色区域,仍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疏浚后1个月,沉积物提取液中发光菌发光试验的EC50值降低约50%,毒性增加近1倍;与疏浚前相比,全底泥沉积物的细菌毒性试验的EC50值降低11%~30%;全底泥月芽藻毒性试验的EC50值也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5.
三峡库区四条支流藻类多样性评价及“水华”防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对长江4条支流水域的藻类多样性进行了评价.比较了4条支流春、秋两季浮游藻类优势种、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等指标,对三峡蓄水后库区“水华”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4条支流的营养水平均属于中-富营养型,童庄河的水质最差,其次为香溪河和青干河,九畹溪的水质较好.春季硅藻的种类数多,绿藻种类数少;秋季则相反.藻类细胞密度的最高值出现在香溪河(6.036×106个/L),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童庄河(19.997mg/L).2项指标的最低值均出现在九畹溪.在春季,童庄河还出现了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水华”,并伴有较大量的小环藻(Cyclotellasp.)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三峡库区的水华属于季节性水华,可通过控制外源污染和增加水体流速来控制.  相似文献   
996.
反应器分区提高生物接触氧化硝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克服普通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因硝化菌与有机物降解菌的竞争劣势而影响硝化活性的问题,将反应器简单分隔,通过微生物生态调控,以提高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BOD、TN负荷分别为1.0、0.19kg/(m3·d)的中等负荷条件下,反应器分区后硝化率提高33%.反应器两区分别形成以降解有机物和硝化为主的功能区.分区式接触氧化反应器后区段的硝化速率是单区式反应器的2.8~4.5倍,亚硝酸菌密度提高1个数量级.分区式反应器在0.26kg/(m3·d)的高TN负荷条件下运行时,由于硝化细菌活性降低导致硝化率降低,而在0.08kg/(m3·d)的低负荷条件下运行时,后区段过低的氨氮浓度限制了硝化能力的发挥,因此分区式反应器宜在中等负荷下运行.  相似文献   
997.
通过明确嘉陵江滨岸带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为嘉陵江流域合理的土地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在四川段嘉陵江滨岸带选取自然林地、农业用地、泥土湿地和沙土湿地这4种土地利用类型设置样地,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组成、功能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地...  相似文献   
998.
生物膜及其各种组分对4-氯酚化合物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4-氯酚化合物在生物膜不同组分上的吸附行为的实验中,生物膜不同组分包括生长有生物膜外壳的模拟水体悬浮颗粒物(高岭土)、细菌细胞、胞外多糖、高岭土及有胞外多糖存在时的高岭土.在所设计的这5种吸附体系中,前4种吸附较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式.在室温25℃,pH值为6.1的吸附条件下,细菌细胞和胞外多糖作为生物吸附物质,对4-氯酚的吸附明显地大于高岭土;高岭土外的生物膜外壳影响对4-氯酚的吸附,生长有生物膜外壳的高岭土对4-氯酚的吸附量高于单独高岭土体系.  相似文献   
999.
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及解危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洱海原有土著鱼类17种,其中,有8种为洱海所特有。60年代以后土著鱼类逐渐减少,鱼类多样性出现危机。文章论述了50~90年代洱海鱼类的动态变化,分析了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解除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油污土壤微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油污土壤进行微生物处理时,油污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和数量、营养物种类和数量对处理效果均有影响。同时向油污土壤中投加高效原油降解菌和优良营养物是最为有效的处理方式。菌剂投加量≥6mL/kg,营养物投加量为使土壤中C∶N=40∶1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